5月17日,本学期第10期(总第349期)文心阁活动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会议室成功举办。文MK SPORTS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刘生良老师,以“长歌吟松风,千古余回音”为主题,与同学们展开分享交流。
首先,刘老师以其作品《诗意生存》为引,提出“诗意的生存方式”,即在实际生活中加入浪漫主义色彩,苦中作乐,激励同学们带着“诗意”生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随后,刘老师与现场同学展开热烈的交流和问答。
问:“如何发掘并在教学中呈现《诗经》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
刘老师认为,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渗透在教育教学及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以自己援疆支教为例,倡导青年学子用爱国主义思想引领实际行动。
问:“如何应对刚刚踏入学术领域的迷茫心理?”
刘老师指出,采用“抓两头”的策略。一头是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基础知识,另一头是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他鼓励同学们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吸收最新的学术信息,深化理解,拓展视野。
问:“如何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学好古典文学?”
刘老师分享了古典文学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技巧。在研究方法方面,详细介绍了多种学术研究手段,包括深入的文本解读法、理论指导下的创新阐释法、比较研究法、辩证思维与多角度分析法、多层次立体化研究法、严谨的考据方法以及运用多重证据的研究技巧。
问:“如何写出一篇有价值、有思想的论文?”
刘老师介绍了写作四步骤。一是选题有创新价值、分量合宜、体现一定的理论色彩、考虑专业特点扬长避短;二是资料,应精通原文掌握一手资料、查阅相关研究评论资料并进行整理;三是论证,应搭好文章的总体框架,善于根据情况灵活综合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全文论证;四是形式,应符合相关规定与专业的形式规范。
为丰富研讨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秦风诗社的成员,现场表演《周南·关雎》的动人吟诵。古典诗歌的韵律和《诗经》的国风气息,如同春风拂绿了“文心”河畔,同学们纷纷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同样受到感染的刘老师,也随即吟诵了一曲《东山》,并回忆起自己在读博期间,恩师霍松林先生也常常以吟诵的形式教学,尤其擅长吟诵《秋兴八首》。
活动的最后,刘老师强调了学术研究应有志气与积极的精神状态,他引用拜伦的名言“只有事业是不朽的”,激励同学们始终保持对学术研究的热爱,追求学术卓越,激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