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唐文斌 吴 仪 拍摄:卿煜雯)为响应国家垃圾分类政策的号召,使同学们熟悉垃圾分类规则,养成自觉垃圾分类、保护校园环境的良好习惯,我院组织在校本科生,以组队竞赛的形式,于11月23日在长安校区文渊楼举办了以“乐趣环保”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普及活动。本次活动由我院宿舍管理委员会承办,共有20支队伍参与。
![](/__local/E/78/C0/83F343ABCF550542144D0514EA9_16B94537_1C004.jpg)
活动分为“鹰抓小圾我在行”、“垃圾有家我送它”、“分类知识我知道”、“情景分析我最棒”四个环节。下午两点四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工作人员认真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表现,尽显文院学子风采。在“鹰抓小圾”中,轻松应答,如数家珍;在各种垃圾分类投掷时,目光如炬,精准定位;在知识抢答中,对答自如,竞争激烈;在情景分析中,对各项垃圾如何处理,侃侃而谈,有理有据。
![](/__local/E/19/8A/9C14046F913FC32794188323827_72D6A857_1E41B.jpg)
工作人员根据各队在每个环节的表现公平公正进行评分,最终评定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七名及优秀奖若干。主办单位学生干部为获奖各队颁发奖状和奖品,本次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__local/1/D7/7B/FEF15DCF426AEFC067E3FFAE728_DE2F0F75_14E1C.jpg)
本次垃圾分类普及活动,将垃圾分类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兼具知识性、实用性与趣味性,鼓励同学们将垃圾分类了然于胸的同时外化于行,有利于进一步引起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展现了文苑学子拓宽学科视野、紧追时代步伐的人文精神。
![](/__local/B/8D/D3/820CCBDF98EAE09823E5C18E836_BF5691FD_46523.png)
垃圾分类是对传统垃圾处置方式的一项改革,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能减少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政策。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__local/C/42/08/52310B6CCBF3A3AA6D2CE2D1132_37238A44_787E.png)
![](/__local/1/98/7C/930AA946111CC440B1863FEA4D9_A60DE9F5_2AC0F.png)
主要包括:报纸、易拉罐、书本、杂志、纸箱纸板、宣传单页、牛奶盒、饮料瓶、奶瓶、洗发水瓶、食用油桶、塑料衣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橡胶轮胎、菜刀、剪刀、锅、铁钉、酒瓶、玻璃杯、床单、枕头、棉被、毛绒玩具、包、电路板、充电宝、插座、积木、磁力贴、拉杆箱。
![](/__local/7/03/F9/332EEBCA6A80DAB353055B51698_DA559895_2CBF5.png)
主要包括:米饭、面、面包、巧克力、饼干、鸡鸭猪牛羊肉、动物内脏、鱼刺鱼骨头、鸡蛋壳、烂菜叶、调味品、剩饭剩菜、虾壳、香蕉皮、橙皮、菠萝皮、苹果皮、西瓜皮、番茄酱、茶叶渣、中药渣、花生壳、瓜子壳、宠物饲料、变质水果、盆栽树叶、过期食用油、火锅底料、奶茶、膨化食品、咖啡渣。
![](/__local/D/93/BE/BEED79284FACC2C3ECCA48AECEE_3364A5E8_28CF6.png)
主要包括:手机电池、铅蓄电池、纽扣电池、日光灯管、节能灯管、灯泡、过期药品、杀虫剂、消毒剂、老鼠药、蚊香液、水银体温计、废胶片相纸、硒鼓、墨盒、染发剂壳、指甲油、油漆桶、废旧笔芯、洗甲水、X光片、口服液、膏药。
![](/__local/9/FE/84/64F842A274DA6A2A9B0C50A14DE_85F44F28_24812.png)
主要包括:厕纸、餐巾纸、湿纸巾、尿不湿、卫生巾、保鲜膜、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纸杯、烟蒂、尘土、陶瓷制品、海绵、一次性干电池(5号7号电池)、破袜子、安全帽、奶茶杯、毛发、橡皮泥、竹筷子、牙签、打火机、废旧鞋子、一次性口罩、干燥剂、大棒骨、榴莲壳、椰子壳、口香糖、宠物粪便、过期化妆品、粽子叶、玉米衣。
![](/__local/E/8A/9E/5D8B0C1A488B5D5E774FD70CFB6_5C929EB0_B59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