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古典诗词

MK SPORTS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鲁迅研究四人谈”学术讲座
更新时间:2021-11-15 08:10:34

(通讯员:张一凡)2021年11月13日晚7点至9点半,我院举办的“鲁迅研究四人谈”讲座在线上开展。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李跃力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张洁宇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孟庆澍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邱焕星教授、复旦大学张业松教授四位鲁迅研究专家依次分享,我院田刚教授总结回应。本次讲座受到学界高度关注,线上参加人数高达五百余人。

 讲座开始前,李跃力教授首先介绍了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和鲁迅先生的深度联系。他指出,后来成为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教授的王捷三先生是鲁迅1924年赴陕讲学的主要推动者,也是鲁迅赴陕的陪同者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已故教授、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鲁迅《野草》的研究专著《鲁迅〈野草〉探索》,退休教授阎庆生先生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鲁迅杂文的研究专著《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目前李继凯教授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田刚教授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他们的成果成为中国鲁迅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四位教授逐一讲述。张洁宇教授由《青年必读书》入手,解读鲁迅的文学观和生死观。在《青年必读书》中,鲁迅提出“少读中国书”、“僵尸的乐观”等看似激进的观点,引发了争论。张洁宇老师认为,正确理解《青年必读书》不能断章取义,要理解其背后的话题,并理解当时的历史语境。《青年必读书》关注的是“活人”“怎么活”的问题。鲁迅的看法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行动”才是“活”的关键,也才是“大时代”中特殊的美学范式。在鲁迅的文学观中,对于艺术美的追求被他放在了现实性与行动性之后,这与他对于杂文文体的认识和实践是高度统一的。

 孟庆澍教授专注于《非攻》,立足于文本自身的逻辑,通过文本细读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他认为,公输般堪称《非攻》的“第二主角”,鲁迅对这个人物投入了较多的虚构和想象,通过其言行,突出了其憨直诚恳的性格,并非一个反面人物。楚王也并不“昏庸”,相反却能够听取正确的建议,体现了明智的一面。墨子说理的成功,其前提是公输般和楚王具备基本的理性,和墨子共享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因此,小说中墨子、公输班和楚王构成了一个三人组假设模型,但这个模型是抽离了现实因素、过于理想化的。

 邱焕星教授围绕着《鲁迅在广东》一书,探讨了“国民革命鲁迅”形象。邱教授依次分析了文本的编选背景、“国民革命鲁迅”形象的文本建构、鲁迅与国民革命的关系、《鲁迅在广东》与“国民革命鲁迅”的解构、国民革命的意义与“鲁迅革命传统”的建构五个问题,展现了一个短暂存在的“国民革命鲁迅”形象,为鲁迅研究提供另一种阐释角度,对于思考鲁迅从革命人向革命同路人的转变有重要意义。邱教授的讲解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不仅内容别开生面,也带有方法论的启迪。

 张业松教授关注《死火》《伤逝》《奔月》三部作品与鲁迅恋爱的关系。张教授由恋爱而进入文学,从鲁迅与许广平恋爱关系的确定探究他的文学观念的变化,以三部文学作品为核心,勾勒出1925-1927年鲁迅的恋爱过程,探讨恋爱生活对于鲁迅作品风格及思想的影响。张业松教授认为《死火》体现了鲁迅走出精神彷徨期的节点,《伤逝》体现了鲁迅对启蒙者自身的反思,《奔月》对《故事新编》风格的形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由此揭示了恋爱对鲁迅创作的深刻影响。

 四位教授的讲授结束后,田刚教授做精彩点评。田刚教授认为,四位教授的研究富有挑战性、前沿性:《青年必读书》涉及五四时代的鲁迅激烈反传统的问题;《非攻》体现了鲁迅对理想政治模式的设想、对墨家和墨家精神的提倡;“国民革命鲁迅”形象的研究对于探讨国民革命与共产革命交接的鲁迅具有突破意义;以《野草》为依据探讨鲁迅的恋爱生活角度新颖,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开创了《野草》研究的独特思路。随后,四位教授回答了线上的一些提问。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