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6:30,本学期第四期(总第236期)文心阁交流活动于文渊楼1204顺利举行。文MK SPORTS副教授王伟老师应邀参加本次交流活动。王老师以出土文献和周秦文字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此次文心阁活动中,王老师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了繁简体演变、象形文字的创造以及有关文献学的知识。
![](/__local/D/C1/A6/EA32089BDFF7D10DBBC72ED654D_F2C0FA17_92278.png)
活动开始,王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繁简体字的演变过程。他指出,繁体字和简体字并无对错之分,但发展的趋势是逐渐简化,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太繁或太简都会影响汉字的实用性。其次,人们会普遍认为象形文字是最早出现的文字,但学术界认为指示字反而可能是最早出现的。作为象形文字中的代表,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可追溯至商代中晚期。之后王老师介绍了有关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王老师指出,文献学的研究并没有固定的教材,在网上寻找到的一些资料也可能不尽真实。但是为了研究方便以及跟上时代脚步,他提倡我们熟练掌握运用电子典籍的能力。
![](/__local/B/91/5D/FC1FF6DE1049FC6CFABC59EFD6F_B3AC1878_1C14A.jpg)
最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师生共同围绕“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字词本义及引申义的辨别”以及“语言保护措施”等方面展开了积极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王伟老师用“学艺如磨刀,不磨刀背即是捷径”这句话结束了这次讲座。同学们纷纷感慨,本次活动收获颇丰。
![](/__local/0/43/AB/860CA4268878F970B4ECD645C63_696860B6_2AC66.jpg)
活动策划:齐泽昊、吕航
拍照摄影:任思璐
文案编辑:何建荣
新闻审核:程海峰